【震小科研】课题引领促成长,开题论证明思路|震泽实验小学第十批学年课题开题活动
日期:2024-05-08 08:54:26  浏览量:198

为进一步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深化课题研究内容,拓宽课题的研究思路,2024年4月25日下午,震泽实验小学在本部综合楼三楼会议室举行以“课题引领促成长,开题论证明思路”为主题的第十批学年课题开题活动,会议由教科室主任杨秋瑛主持,第十批区学年课题主持人参与活动并进行了汇报交流。

图片1.png

曹萍萍老师主持的《基于文化传承的小学小古文阅读力提升实践研究》:我国历来就有“文以载道”的传统,文言文作为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愈来愈受到关注与认可。自2019年起,全国开始全面使用统编版教材,统编版教材中的文言文因篇幅较短被称为“小古文”,主要有以下特征:课文出现时间早,篇幅大量增多,更注重方法的前后衔接,背诵要求增高,内容上以故事为主。在一线的教学中,教师常常将小古文教学上成文字串讲课,上成翻译课,这样的教学使学生对小古文产生畏惧心理,显然是不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的。本课题选取四上的小古文《王戎不取道旁李》进行教学实践,从案例的教学效果的反思促进对于整个小学阶段小古文教学方式的思考,总结小学小古文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直观地感受文言文语言的魅力,通过读写结合的方式,内化文本的语言,以传承和发扬中华小古文的魅力。

图片2.png

陆宇东老师主持的基于学科思维发展的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挑战性学习任务设计与实施研究》:本课题构建基于数学学科思维发展的小学数学单元主题教学设计基本理论框架,明晰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挑战性学习任务设计与实施方案,形成课题的主旨性成果。

通过课题研究,开发更加多元的“目标-教学-评价”体系,实现“教案”向“学案”的转变,促进学生灵活运用数学学科知识、以特定的学科思维方式分析、评价与解决学科问题,深度发展学生数学学科思维。

以单元为整体的教学设计是探索数学的本质、把握数学知识整体结构、渗透数学价值、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发展学科思维是最有效途径,有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最终促进学生数学学科思维的培养与发展。为一线教师单元教学整体设计的研究提供了参考,丰富数学教学设计的内涵及外延。

图片3.png

钮潘文老师主持的《指向文本信息有效提取的小学语文思维可视化策略应用的研究》:本课题将思维可视化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进行整合,提炼设计与实施策略,为优化文本信息提取提供优秀的课例。通过本课题研究,将思维可视化运用到学科教学中,实现零散知识系统化、隐性思维显性化、解题规律模型化,使知识更易被学生理解和记忆,更加清晰地了解小学生阅读文本的理解程度、教师授课的有效性及存在的问题,针对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更有效的教学对策,将文本信息提取与思维导图结合起来,将思维可视化技术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进行整合,帮助学生理清阅读思路,领会教师的授课逻辑,跟上课堂的节奏,有效地提升学生的阅读效果,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及学习兴趣。

图片4.png

唐莉婷老师主持的《基于生活情境的小学语文班级周报班本化的实践研究》:本课题以班级周报为依托,即以班级为单位、以一周为周期、以报纸为载体,将班级中较为优秀的、有进步的学生作文发表出来的关于作文的报纸,突出班级特点,对本班学生的语文作文进行分析,采取有效的作文教学策略,进而开展实际作文教学活动。通过学生观察生活、写作班级小事、发表作文、讲评周报、训练方法,进而提高学生写作积极性与写作能力。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与研究,归纳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建立习作讲评和训练系统,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具个性化和针对性的作文教学环境,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提高。从班级具体情况出发,借助班级作文周报进行班本化作文教学,营造人人观察、人人写作、人人发表的习作课堂。学生能贴近生活实际,情真意切地用语言进行表达,达到写作能力的提升和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

图片5.png

王乐梅老师主持的《基于学科情境下小学语文微课程的实践研究》:本课题旨在探索如何通过学科情境设计和开发小学语文微课程,在当前数字化时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关注,欲探索如何通过学科情境设计和开发小学语文微课程,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小学作为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阶段,也需要借助教育技术的力量进行创新,通过引入学科情境,将语文知识融入到实际情境中去,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知识,促使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综合素质,并能够更好地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图片6.png

叶晔老师主持的《“学习伙伴”在小学数学教学自主探究环节及合作学习中的实践研究》:本课题针对学生之间互相帮助对于数学教学的提升,是否能够通过生生结对,让学生的在校学习的时间能够得到充分的利用。针对不同学习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采取生生互助的课堂教学模式,帮助学困生优化学习方法让学有余力的学生拥有更多的锻炼机会。根据学生自身特点,分配合适的学习伙伴,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和目标根据实际的实践情况,分析相关教学活动实施时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并对实践活动进行修改,总结出相关的优缺点,并进行实践性的优化。通过实践运用,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信和自主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动性,为之后的学习伙伴的教学应用提供更充实的经验。

图片7.png

杨晨老师主持的《“学习迁移”理论下小学英语融合绘本阅读教学评价单的策略研究》:本课题将教学评价单无痕地渗透到融合绘本阅读教学的课堂活动中,并全程伴随学生的学情,让学生在评价过程中习得能力,实现由课外绘本到课内知识的迁移,提高整体学习的效率,夯实学生英语核心素养。本次研究基于“学习迁移”理论,为小学英语课内外融合绘本教学评价单提供新的案例。通过多维度、全面性的评价方法,引导个性化学习,改进教学方式和方法,帮助教师在绘本融合教学中有目的地使用教学评价单。优化课内外融合绘本教学评价单的使用,教师可以根据评价结果,对不同学生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和辅导方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让教师在研究课题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实现学科育人目标。

图片8.png

赵婷芳老师主持的《家校融合下的小学信息科技课堂中网络安全教育的实践研究》:本课题通过发挥信息科技学科专业优势,开展网络信息安全教育,提升小学生的网络安全素养。小学阶段是信息素养和网络安全意识形成的关键时期,针对不同学生的年龄特点,从网络安全基础知识、网络诈骗防范、健康上网习惯等方面设计课程,结合案例创设具有针对性的情境,通过情景模拟、小组讨论、案例分析、互动游戏等形式,帮助学生掌握网络安全知识,树立网络安全意识。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加强学生法制观念和网络伦理教育,增强信息社会责任感,实现学科育人价值。同时通过家校融合充分发挥家庭与学校的教育合力,共同营造安全、健康的网络环境。

图片9.png

严芳老师主持的《家校社一体化视域下小学体育“阳光作业的设计与开发”》: 通过学校、家庭、社区的相互渗透与有机结合促进家校社区合作探究家校社一体化背景下小学体育“阳光作业”开展现状分析小学体育家校社一体化下“阳光作业”设计机制挖掘家校社一体化背景下小学体育“阳光作业”具体设计案例等三个内容方面开展研究。采用文献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和访谈法等研究方法进行研究,为课题论文的撰写提供保障。从课题开展至今已经组织了3次研讨会、2次校级研讨课以及1次理论学习,理论又系统的阐述了本课题的中心思想。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和修改课题的研究方向以及研究策略本学期剩余时间的课题计划如下:5月份继续搜集和梳理文献资料;6月份归纳和分析家校社一体化视域下小学体育阳光作业的设计与开发原则和实践价值

图片10.png

王倩老师主持的《图中赏乐其乐无穷-图形谱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案例研究》开题汇报:本课题选择是适合小学生的歌唱和欣赏作品,用一幅幅精美的图形谱,将各种音乐要素用视觉的符号记录下来,形象地描述音乐、表现音乐,让学生在音乐的歌唱和欣赏中更直观化地感受音乐的情绪,感受音乐的美。图形谱利用点、线等图形或各种记号、符号将抽象音符、旋律具体化,形象化,直观化,以体现旋律线走向,节奏长短,音的强弱,节奏音型等音乐表现要素。图形谱作为一种新的音乐记录符号体系,是用图形(线条、颜色、形状、符号)试图表现音乐的可视形式。新课标指出,将核心素养的培养与发展贯穿艺术课程教育教学全过程,利用图形谱来感受和表现音乐符合核心素养培养的要求,可以更好地实现学科育人的目标。

图片11.png

杨秋瑛老师主持的《基于民族文化记忆的小学音乐课堂民乐欣赏的实践研究》:本课题选取适合小学生的民族音乐作品,结合现有教材进行课程设计,加强学生对民乐的了解。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状态和学习能力设计课程。采用多种欣赏形式,建立学生对民乐系统性的了解。根据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兴趣爱好,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和目标,通过音乐欣赏、歌唱、乐器演奏等形式,引导小学生了解和感受民族音乐的美。探索将民族音乐有效融入小学课堂的方式和方法,提高学生的民族文化理解力。通过有效的代表性的课堂实例,从“泛文化”的角度切入,不仅感受音乐本身,也了解背后的历史背景、文化心理,等一系列因素、开拓学生的视野,增强民乐欣赏能力,从而激发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提高学生的审美感知力和民族文化理解力,为之后民乐教学提供更充实的经验。

图片12.png

姚桠婷老师主持的《指向空间观念建构的小学数学体验式教学任务单的设计与研究》:新课标中指出,教学应更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其中,空间观念是小学数学“图形和几何”大概念教学的重要内容。通过观察、操作和想象,让学生在多元化的学习活动中深化对图形的认知,从而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而设计体验式的学习任务单是落实这一目标的有效策略,通过设计不同类型的学习任务单,可以有效增强学生的体验感。操作性任务单让学生亲身感受空间结构和形态变化,问题型任务单发散学生思维,拓展型任务单促进学生深入学习,反思型任务单巩固学生认知。引导学生经历真实的学习流程,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相结合,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更培养他们用数学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

图片13.png

董扬老师主持的《基于具身认知理论的低年级识字教学策略研究》旨在研究具身认知理论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的应用策略。通过结合儿童身心发展与认知特点,我们将探索如何利用具身认知理论,提高孩子们的识字兴趣和效率。研究内容包括设计符合低年级学生特点的识字教学方法,通过身体动作、情感体验等多感官参与,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学习和巩固汉字。预期成果为形成一套基于具身认知的低年级识字教学策略,并在实际教学中进行验证,以期提升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对汉字学习的兴趣。本课题创新性地融合了具身认知理论与识字教学,有望为低年级识字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我们将按计划逐步推进研究,确保取得具有实用价值的成果,为今后的教学实践提供参考。

图片14.png

金晓红老师主持的《基于学习任务群的小学低年级童话文本体验式教学的策略研究》:本课题把“学习任务群”和“小学低年级童话文本体验式教学”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学习任务群的驱动下,在特定场景的情境中,亲身经历、亲自动手实践,去感知、领悟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丰富学生的情感。在教学评一体化理念下,本课题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精神和思维发展。在小学低年级童话文本的教学中,以整合为枢纽,以任务为驱动,遵循“以人为本”,创设生活情境,运用体验式教学,设置符合实际的特定场景,在学习任务群的驱动下,帮助学生拓展思维、增加语言文字嗅觉,使阅读的深度和广度不断递进、上升,全面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激发学生的阅读学习积极性,进一步感知童话文本背后的深层情感。

图片15.png

李晨诗老师主持的《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古诗教学学习任务单的设计与实施研究》:本课题选取小学生常接触的古诗,结合现有教材对学习任务单进行设计与实施研究。指向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大单元教学设计就是基于学习立场,以培养学生的“语言的建构和运用”、“思维的发展和提升”、“审美的鉴赏和创造”以及“文化的理解和传承”四个方面的素养为宗旨,打破教材单元的排编局限,以新构学科知识逻辑体系和情境下运用为内容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通过本课题研究,把“核心素养”与“小学语文古诗学习任务单”结合起来,扣住课题研究的主题,抓住课题研究的重点,结合课题研究预设的成果形式,形成课题主旨性成果;构建具有普遍意义的语文古诗学习任务单的设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让课题组教师深入学习相关理论,进而摸索出一种更加适合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的学习任务单;让教师在研究课题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图片16.png

李明倩老师主持的《管理赋能:“小先生制”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实践研究》。百年前,陶行知先生在平民教育运动中发现了 “小先生”,倡导“即知即传人”,即从自己做“小先生”到劝别人做“小先生”。“小先生制”以“细胞分裂”的速度、以最经济的方法,扩充“小先生”队伍,通过教育传播、知识传递,把人与人、人与社会联系起来,成为当时积贫积弱的中国快速普及教育行之有效的方法。在今天的社会,小先生制不仅可以运用于传授知识,也可以运用于班级管理。我的课题论文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文献综述,即搜集已有的班级管理与小先生制的研究性文章,了解前人的研究内容,对课题内容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          

第二部分为小先生制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可行性研究。阐述小先生制运用于班级的可行性与意义,即以“即知即传人”为根本原则,以“教人去教人”为基本方法,激活学生内驱系统,激励学生争做班级“小先生”,让每个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中去。第三部分为小先生制在班级管理中的实践策略。结合平日里在班级的实验,摸索出一套运用小先生制能有效管理的班级的方法, 让班级小先生引领全班学生从“小我”走向“大我”,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图片17.png

钮倩云老师主持的《基于单元主题意义的小学英语绘本阅读教学的实践研究》:基于单元主题意义的小学英语绘本阅读教学,学生在教材单元主题意义的引领下,能够深入透彻地解读绘本中的图片与文字,通过综合性、关联性和实践性的英语学习活动。通过本次研究促进学生自身语言知识的学习、语言技能的发展、文化内涵的理解、多元思维的发展、价值取向的判断和学习策略的运用实践价值。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出发,为主题意义的绘本教学提供了新思路绘本阅读教学的精髓是指向单元主题意义的探究。通过本次研究,能归纳总结出单元主题意义下的小学英语绘本阅读教学的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形成绘本教学体系,指导绘本教学设计。

图片18.png

杨秋瑛主任:听取汇报后,杨秋瑛主任充分肯定了各课题的研究方向,赞扬了教师们积极研究的钻研精神,同时针对汇报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总结,为大家理清了课题的研究思路,并对接下来教师们的研究给予了期望,希望大家继续脚踏实地、立足实践,不断提升自己的科研素养。

图片19.png

教而不研则疏,用教学来带动教研,不断提高每位教师的专业素养,实现个人的成长。让我们共研共学,齐步前行,在教学专业化的道路上越走越稳,让教育之花开的愈发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