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趣课堂“研”途有你(三)
日期:2025-04-22 09:30:48  浏览量:26

4月16日开展了第四次美术教研活动,本次教研活动共两个环节:课堂观摩、互动研讨。首先由史敏雯老师带来《艳丽的大公鸡》一课


本节课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教师通过结构化活动设计、差异化指导策略和生成性资源捕捉,将知识技能学习转化为审美素养的提升。若能进一步优化时间管理、深化文化渗透,并探索数字技术赋能,将更有利于实现“像艺术家一样思考”的美育目标。

图片3.png

课后在美术办公室进行研讨,史老师谈谈自己的教学思路:本次《艳丽的大公鸡》教学基本达成了预设目标。课堂以"色彩魔法师"情境贯穿始终,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公鸡羽毛中隐藏的对比色秘密时,表现出了强烈的探索欲。实践环节采用"造型诊所"互助模式,有效解决了部分学生尾巴比例失调的问题。令人惊喜的是第三组同学尝试用点彩法表现羽毛质感,展现了超出预期的创造力。
教学中发现两个值得改进之处:其一,色彩过渡环节中,约1/3学生仍停留在平涂阶段,下次可提前准备渐变色卡作为辅助工具;其二,评价环节时间稍显仓促,未能让更多孩子完整表达创作思路。

通过课后作品分析发现,男生更关注公鸡的战斗姿态,女生则偏爱装饰性色彩搭配,这种性别差异提示我需要更注重个性化指导。未来可尝试引入数码绘画软件,让学生体验传统媒材与数字艺术的融合表现,进一步激发创作热情。本次教学实践再次证明,当美术课堂紧密联系生活观察、给予充足创作自由时,孩子们的艺术潜能便会如彩虹般绚丽绽放。
本设计突出新课标核心素养培养,通过"观察-分析-表现-评价"的学习路径,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表现手法,适合四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与创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