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评”一致性的课堂探究(2)
日期:2025-01-02 09:03:06  浏览量:37

“语文要素”是贯穿新教材的主线,用好“语文要素”这把钥匙,就能精准打开部编语文新教材,真正让“好教利学”目标在课堂中落地。为了深耕课堂教学,深入落实“教—学—评”一致性,让“语文要素”融于教学评各个环节,从而真正实现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12月20日,震泽实验小学语文组以“教学评”一致性课堂探究为主题开展教研活动。

下午第一节课,徐志凯老师执教四年级课文《梅兰芳蓄须》,以“讲故事”为大任务设计教学环节。首先,徐老师通过两组词语,一组写人物,一组写背景,让学生明白读故事要读出人物和背景,接着徐老师通过“时间轴”这一工具,梳理出时间和主要事件,接着,徐老师又引入“情节图”这一工具,让学生概括出“日本人的威逼”、“拒绝的办法”、“经历的危险”三个维度,当学生概括完成情节图后,徐老师提出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什么是变的?什么是不变的?”由此让学生发现梅兰芳一直在拒绝日本人,并且危险系数逐渐提高,由此发现人物形象是个有民族气节的人。接着,通过时间轴和情节图,让学生讲故事,从而为学生搭建讲故事的支架,顺利让学生讲出这个故事。最后,徐老师又走出文本,进入单元,探讨每个人的中国心,由此让中国心定格于学生内心。

下午第二节课,青年教师针对本节课,进行了评课活动。王乐梅老师认为设计的学习活动比较具有挑战性,需要对文本熟悉,并且精准提炼,才能达到想要的效果。宋佳燕老师认为最后的环节可以让学生动笔写一写,虽然用到了任务单,但是学生的动笔集中在梳理文本,而在后面动笔却少之又少……

本次教研活动,为如何使用“语文要素”开展语文教学活动指明了方向,为以后落实教学评一致性的课堂提供了依据。

图片1.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