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评”一致性的课堂教学探索
日期:2024-12-06 15:42:47 浏览量:74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强调:课程教学要“凸显学生主体地位,关注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求。”要求课程教学要从学科逻辑转向学生的学习逻辑,强调要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下用知识解决问题,而且是能动地、自主地解决问题,教师的“教”重在为学生自主的学习实践和经验转化创造条件,而不是代替学生去做;学生的“学”指的是学习经验的发展,这也是课程的核心目标。课程设计的出发点就是学生经验的发展,课程内容的确定是选择教育经验,课程实施是组织教育经验,课程评价是确定学生经验的发展情况。这就是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评”一致性。为探索“教—学—评”一致性,11月15日下午,语文组进行了以“教—学—评”一致性课堂探究“为主题的教研活动。
下午第一节课,顾唯娟老师执教课文《鸟的天堂》,首先,顾老师引入大情境—完成打卡任务,让学生深入文本,品析文本语言。在榕树的片段里,通过多、茂盛,感悟榕树生命力的旺盛,接着感悟鸟的多,从而发现“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素养有了提高,最后通过练笔,训练动静结合的手法,让学生学有所依,充分体现了“教—学—评”一致性。
第二节课,教研室徐国荣主任对本节课进行了点评,徐主任指出,儿童感悟语言的最好方式就是读,通过反复读,让学生读出画面,后面的教学就可以水到渠成了。同时,儿童习得言语经验的过程就是运用,不仅要积累语言,更要使用语言,这样语言才能变成儿童的经验。
- 上一篇:注重生活化教学,培养科学精神
- 下一篇:揭秘人物思维 解码思辨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