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而夏逝,秋意渐浓。在这美好的深秋里,让我们共赴一场诗意的科研之行。
为促进教师更好地开展课题研究,落实好课题研究过程,本次第十批区级学年课题申报指导专题培训,我校有幸邀请到吴江区教育科学研究室原主任余家友莅临指导。培训由我校教科室杨秋瑛主任主持,全体课题申报主持人参与会议。
专家引领,明晰方向
余家友主任分别从如何确立有价值的课题、如何填写课题申报表以及各项注意事项三方面开展了培训。他指出,教师们应挖掘聚焦且具体化的课题,明确涉及主旨成果、学生成长、教师发展三方面的研究目标,阐述兼具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研究价值,设定多样化、多形式的研究方法,形成有意义、有深度的研究成果等。这启示教师们要对课题有更理性的思考,为其今后的教学实践指明了方向。
精准把脉,促进成长
余家友主任还对每一位课题申报主持人进行了一对一的精准把脉,提出了具有建设性、针对性的指导意见。
于潇静老师:今天有幸受到余家友专家专业的课题修改指导,感觉受益匪浅。余教授对课题研究如何选题,选题中应该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解读,让我对课题研究方面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在一对一课题辅导时,余教授对于我课题核心词语的界定给了细致的指导和修改意见。今天的课题培训,对我今后进行教研课题的研究、选题等有了很大的帮助,给了我们一把学习课题研究的钥匙,这是一把增长专业知识和提高自我思想素质的钥匙。作为一名参加第十批学年课题研究的我,感觉十分的欣喜和荣幸。
金晓红老师:余家友主任结合具体的课题,从选题方向和设计规范两方面详细地为大家讲解了如何撰写课题。首先在课题方面,余主任指出课题尽量要小,范围不可太大,课题要符合课程标准这个基本的教育发展方向,要放到特定的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再结合某一学科的具体知识点。其次就是课题研究设计要规范,核心概念及其界定1-2个为宜,研究目标要体现主旨成果、学生成长和教师发展,研究价值分为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理论拔高,实践要落地。最后,余主任不仅对每一位老师的课题做出了修改,还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可谓收获满满。
曹萍萍老师:通过本次培训,我知道了什么是课题、为什么要开展课题研究、如何开展课题研究等专业知识,我对课题有了更深的认识,课题是教育教学中发现了问题再回过来研究,作为教师,我们要善于发现、勤于思考、积极尝试、进行总结。作为教师,我们要不断精进自己的专业能力,只教不研会导致问题反复出现,教学研一体化才能促进学生的能力的提升和教师自身的的成长。“学之愈深,知之愈明,行之愈远。”在接下来的教育教学中,我要增强自己的问题意识,夯实理论基础,深入学生调查研究。
赵婷芳老师:非常有幸接受余主任的课题指导。在选择课题时,要立足“小”字,这样便于研究,要结合教育理论知识,切忌选题范围过大,内容空洞。课题核心概念界定要选取课题名称中的关键字来解释,研究价值要体现理论价值及实践价值,余主任还分享了研究内容中的子标题以及研究要点如何来写,在写课题申报表时还要注意格式规范,条理清晰。在看了我的课题名称之后,余主任详细地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研究范围过大,在对研究内容进行交流分析后,余主任建议我修改了课题名称,明确了课题研究的方向。这次课题指导,让我对课题研究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龚蓓馨老师:作为一名新手小学语文老师兼班主任,对于“课题研究"这个词一知半解。每次想进行一次课题研究,却不知从何下手。而余主任的指导就像一场“及时雨”,给我指明了方向。余主任结合自身多年的研究经验,深入浅出地阐述了教育科研和课题的概念及关系,并详细举例,在实践中说明课题的选择应该遵循什么样的原则。在余主任的指导下,我明白了课题的选择需要兼顾“大背景”与自身教学的“生长点”,让研究的出发点“看得远”的同时,不忘扎根在脚下的土地。同时,余主任还详细为我们介绍了课题申报中每个部分的组成,以及一些填写的要点和窍门。余主任热情、耐心、细致的讲解,令我豁然开朗,接下来我将在余主任的指导下,再一次审视课题,修改课题,努力提高教育科研水平!
沈伊静老师:余家友主任对我们进行了课题指导,在余主任理论与具体实例相结合的讲授过程中,我对课题研究有了更加系统、深入的认识,首先对于选题,要立足于自己的本职,课题大小一定要适中,范围不能太大,也不能过小,选定之后进行创新性设计。其次,余主任分别对核心概念及界定以及研究目标与价值、研究内容与重点进行了对应指导,让我们明确如何规范准确的去表达自己的想法。今天的培训为我的课题研究指明了方向,受益匪浅。
姚桠婷老师:提笔写课题的时候总是茫然地,我该研究什么课题?到底该怎样去研究?从余主任的讲解中我领悟了“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课题的研究其实就是“问题-设计-行动-反思-总结”的过程,产生的途径往往是“自下而上”。一个好的课题需要咬文嚼字,一个好的研究问题要从实际问题中寻找个性化,从自身专长中凸显个性化。牢牢抓住事物的本质,将事物上位提升一个概念,很感激今天能有这样的机会坐下来细细聆听,也特别感谢余老师为我点明了研究方向,我将努力完善本次申报的课题申请书。
陆宇东老师:今天参加了余主任的课题培训,深受启发,感受颇深。课题研究的目的是解决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比如课题中出现了教学设计,它并不完整,不仅要设计还要通过我们的课堂去实施。余主任对我的课题也进行了一些建议,让我茅塞顿开,因为这是我的第一次课题,我的研究目标和价值这一块没有进行分点概述,而是一大段文字交织在一起看上去十分的杂乱无章。在今后的课题开展中,我还要多去阅读一些有关课题的文章,汲取其他专业老师的经验,争取在一次一次的阅读和反思后,提高自己研究课题的能力,在做教育的时候处处留心观察,时常总结自己的不足。
董扬老师:非常有幸参加了第十批学年课题申报指导培训。参加这次培训让我深感课题指导的重要性和责任感。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我们需要更多地关注科研方法的严谨性和规范性,同时也需要关注发展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通过这次培训,我深刻认识到课题指导不仅是完成研究任务,更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过程。在这次培训中,我收获了很多有关如何申报的具体方法和技巧。例如,如何制定有效的研究目标、如何有层次地阐述研究内容等。这些知识和经验不仅对我未来的学术研究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更让我明白了在学术道路上如何更好地指导实践。本次让我受益匪浅,在未来的学术研究中,我将积极应用这次培训所获得的知识和经验,努力提高自己的课题研究水平,为教学实践贡献一份力量。
杨晨老师:非常感谢本次课题培训,教育科学研究室余家友主任结合实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很多关于课题申报的实用技巧和经验,如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以及子课题的研究内容和重点等。培训中我明白了一个好的课题申报应该具备的基本要素,从问题的选择到研究方法的设计,都需要有清晰的逻辑思路和合理的论证。同时,明确的研究目标和预期结果也是关键。我会努力将这些要素融入到我的课题申报中,以保证申请的质量和可行性。
本次活动不仅折射出课题浓浓的研究味,更让老师们走近了学年课题,充分感受了学年课题的独特魅力,通过本次学年课题的“把脉诊断”,必将引领我校教师学年课题沿着正确的研究方向和有效的研究策略不断前进,也必将我校课题研究引向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