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无书,尘生其中;
两日无书,言语乏味;
三日无书,面目可憎。
欲求教书好,先做读书人。
为加快教师队伍建设,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发展,提高青年教师业务水平和科研能力,9月21日下午,学校开展了以“在《一线带班》中遇见心灵的美好”为主题的青年教师阅读分享活动。本次活动由教科室副主任徐志凯老师主持,35周岁以下青年教师参加活动。
与书有约
《一线带班》是管建刚老师根据自己一线带班的具体实例而总结了大量经验的一本书籍,其中记录了自己和学生相处的一点一滴。书的主要内容:围绕七抓即“抓开头”、“抓家长”、“抓时间”、“抓基础”、“抓作业”、“抓常态课”、“抓复习”,详细介绍了教学过程中应采取的策略秘籍。
所思所想
许丽凡:
管建刚老师说:“家长跟老师来交流是想得到希望而不是失望。要学会感谢后进学生的家长。”乍一听这话,确实有些别扭。但细思过后,内心却被深深被触动了。当老师越久,越有种教条式的优越感,与家长沟通时就越有些高高在上。虽然明知家校合作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但久而久之养成的坏毛病让我们习惯了家长对我们的感谢,也习惯了家长们“主动弯下腰”。从不曾想到,我们需要在适当的时候感谢一下家长,尤其是对“后进生”的家长。
王媛:
参加这次读书会后受益匪浅。老师们根据《一线带班》中管老师的做法谈了许多自己的见解,并试图在日常教学中运用这些管理班级和教育教学的经验,比如说和家长建立一对一的沟通;细分学生在校的学习时间,甚至精确到分钟,这样可在最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效率,杜绝懒散和无事可做;对待作业要狠抓基础……诸如此类,都使我在参加读书分享会时再一次深刻感受到管建刚老师的细致之处,值得作为班主任兼科任老师的我们去学习、去研究,并在实践中化为自己的方法去运用。
宋佳燕:
读书活动给我的印象很深。比如“晚上的‘枕边书达人活动’”:每天晚上看10页书再睡觉,课外书放枕边,家长拍照发群里。这样营造看课外书的气氛,调动家长的重视,辅之学校的“每晚10页,香甜一夜”评比活动,让班级的课外阅读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想想自己班上的读书活动,每天都安排读书、勾画、批注,优秀的学生认真读了也有收获,中等学生大多是为完成任务而读书收获不大,后进生根本没读,为了应付检查随便在书上勾画几处。为了收到课外阅读预期的效果,我打算做学生的榜样,循序渐进,我每晚看两篇论文,学生从“每晚5页,香甜一夜”开始,开展“晚上的‘枕边书达人活动’”,积极争取家长的支持、配合,再定期开展“读书交流”活动,让孩子们在读书活动中汲取营养,开阔视野。
所感所悟
褚靖怡:
读了《一线带班》一书,有一见如故之感,文中句句用自己真切的话语,道出了我们一线老师的心声,写出奋战在一线上的老师的细微繁琐之事。我们天天忙、盲、茫……就好像陀螺在不停地打转,找不到尽头,最终回到原地。有时我们也是这样做的,但是,管老师为什么会总结得这么精妙呢?源于他对教育敏锐的洞察力,他善于从生活中取材、发现和研究,细微之处也可做文章。感谢管老师为我们点亮了心中那盏灯,让我明白身边点滴历程要随时记录下来,通过思考,深入研究,那我们也是一个有故事的人。
李晨诗:
暑假拜读了管建刚老师的《一线带班》,收获颇多,我总结成三个词,首先是动脑筋和研究,这里我想借用管老师的一句话:“什么事情都可以动脑筋的,一切动脑筋干的活都叫研究。”第二点感悟是用心:用心做教学研究,用心的课堂就是高效课堂。这本书把一线教学的方方面面都十分有条理地总结出来,对于青年教师而言,这是一本迅速适应教学生活的入门宝典,尤其是班主任,会给我们带班提供许多实用的方法和经验。简单来说,这是一本接地气的好书!
龚蓓馨:
在《一线带班》这本书中,管建刚老师的每句话,都如醍醐灌顶一般,一语惊醒我这个茫然的初行者。管老师理解我们在当下环境中管理学生的左右为难,每一次都能直击要害,一针见血地为我们梳理各种带班经验,指导我们的教育教学。《一线带班》不仅是一本经验书,更是一本工具书,它就像是一颗启明星,将教育的蓝图以一步一个脚印的方式铺设在我们面前,只待我们沧海拾珠。
教科室副主任徐志凯老师指出,读书可以帮助我们解决教育教学问题,但更重要的是老师的思想和行动,教科研的基本途径是发现问题、认真思考、解决问题、形成策略。并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参与到阅读分享活动中,将阅读收获与教育教学经验相结合,做一名有思想力的老师。
教科室主任杨秋瑛老师给予青年教师阅读分享肯定的同时,指出尚可改进之处。教师不仅要多阅读、重阅读,还要善于提炼出能启发自身教学实践的中心观点来进行阅读分享。并鼓励青年教师积极申报吴江区第十批双学年课题,向课堂要质量,向科研要成果,努力夯实自身专业发展。
本次青年教师阅读分享活动是一次思想交流的盛宴,充分展现出素养时代下的青年教师要以读书促进自我专业化发展,以读书遇见更好的自己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