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教育】忠孝故事润童心 传统文化浸校园
日期:2025-04-22 18:03:45  浏览量:0

4月22日,震泽实验小学的校园里洋溢着浓厚的文化气息。吴江档案馆宣传员沈老师带着“松陵吴氏·忠孝共懿”主题讲座走进课堂,为同学们打开了一扇探寻吴江地方历史与家族文化的窗口。

一、互动开场:古迹名人知多少

 讲座伊始,沈老师以互动问答拉近与同学们的距离:“谁知道震泽有哪些历史古迹?这里曾走出过哪些名人?”同学们踊跃举手,从慈云寺塔到师俭堂,从蚕桑文化到名人轶事,在一问一答中,家乡的历史底蕴渐渐清晰。沈老师借此引出本次讲座的主角——松陵吴氏家族,强调其“忠孝传家”的精神对吴江乃至中华文化的深远影响。

二、古迹寻踪:三角井畔话渊源

沈老师展示了吴江标志性古迹“三角井”的图片,娓娓道来其历史背景。作为松陵吴氏家族兴盛的见证,三角井始建于明代,因三口井呈“品”字形排列而得名,不仅承载着古人的智慧,更暗含吴氏家族“饮水思源、德泽百姓”的处世哲学。同学们通过古迹图片,直观感受到历史与现实的交融,纷纷惊叹于家乡文化的厚重。

三、忠孝流芳:三代贤良传佳话

随后,沈老师讲述了吴氏家族三位代表人物的传奇故事。

吴璋:千里寻母,孝感天下。元代战乱中,吴璋与母亲失散,历经十年跋涉,跨越数千里寻亲,其孝心感天动地,事迹被载入《元史·孝友传》,成为“百善孝为先”的典范。

吴洪:刚正不阿,气节如山。明代官员吴洪一生清廉,面对权贵威胁与利益诱惑,始终坚守“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操守,任地方官时兴修水利、造福百姓,离任时百姓夹道相送。

吴山:有为有守,泽被后世。清代名臣吴山以“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为己任,在任期间整顿吏治、发展教育,退休后仍捐资助学,其“有为有守”的精神至今为人称颂。

一个个生动的故事让历史人物跃然纸上,同学们沉浸在吴氏家族“忠孝两全”的家风中,不时为古人的品德与担当发出赞叹。

文化传承:播撒忠孝种子

讲座尾声,沈老师寄语同学们:“忠孝不仅是古人的美德,更是我们每个人应坚守的品格。希望大家从家乡的历史中汲取力量,做有德行、有担当的新时代好少年。”

此次讲座将地方文化融入校园教育,让同学们在了解家乡历史的同时,感受到传统文化中“忠孝”精神的现代价值。未来,学校将继续搭建文化传承平台,让更多孩子在历史滋养中树立文化自信。

64bad3a3668a9acf26b440dac1c9bc3.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