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江区震泽实验小学2025年度德育计划
日期:2025-02-09 14:52:51  浏览量:34

2025年是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的关键之年,也是“十四五”收官和“十五五”谋划之年,更是伟大祖国面向十年建成教育强国全面布局、高位推进之年。学校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积极投身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实践,大力弘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力营造立德树人的浓厚氛围,全面落实好德育工作。

一、指导思想

2025年我校德育工作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和领悟二十大精神,积极贯彻《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强化德育队伍建设;狠抓以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为内容的养成教育,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与责任意识,着力关注学生的精神成长和身心健康;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核心,以文明行为养成教育为抓手,不断增强德育工作的主动性和实效性,巩固和提高我校德育工作的整体水平,使我校的德育工作能够迈上一个新台阶。

二、主要工作

(一)全面实施“德善”品格课程,培养学生美好品格。

1、依据《吴江区中小学“德善”品格课程实施方案》,2025年我校将重点围绕“勤劳”和“进取”这两个品格,以“小蚕宝”学院校外劳动基地和“小蚕宝优习惯”为活动载体,制定校本化的学期实施方案。

(1)3月-5月,我校将继续深化“小蚕宝优习惯”这个育人微品牌,学校以“进取”德善品格为抓手,深入开展“小蚕宝优习惯”主题德育实践活动,我校围绕“进取”这一价值观,从“知晓进取精神”“开展进取行动”“参与进取论坛”“争做进取少年”等方面分年级开展活动,激发学生的进取心,使其逐步养成良好的习惯,争做有坚持力的 “进取”德善好少年。

(2)5月-10月,我校将立足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实践创新”,围绕“勤劳”这个德善品格主题,逐步深入“勤劳、进取、创意”三大品格课程内容,并结合劳动教育课程内容开展相关活动,建构“勤劳动、乐探究、有创意”为课程实施框架。循序渐进地做好“德善”品格课程的实施工作。通过整合校内、校外、社会劳动资源,实现资源互通,优势互补,让学生在劳动实践中,激发其积极的内心体验,自主勤劳地养成好习惯,实现实践创新的核心目标。

2、组织开展2025年各类德育类征文、微视频等系列评比活动;及时提炼典型经并进行经验推广。做好区级第十批“德善”品格专项课题的研究、结题工作,以此营造品格教育的良好氛围,推动各项工作的落细、落实,进一步增强学校“德善”品格课程的影响力。

(二)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培育新时代好少年

1、全面贯彻《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2025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在学生中广泛开展“学习二十大、争做好队员”系列学习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爱党爱国爱人民的美好情感、增强国家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教育学生理解、认同和拥护国家政治制度,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2、结合党建带团建、党建带队建,利用国旗下讲话、书记上思政课、红领巾寻访等形式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为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为学校德育工作注入红色基因。

(三)加强生命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1、规范使用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确保每两周开设不少于1课时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切实用好学校心理辅导室,开展团体和个别辅导,确保三级心理健康监护网络运转良好;严格落实每学期4课时全员心理专题的校本培训,积极培养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围绕润心行动,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心理辅导服务,为学生提供小蚕宝“心尚微讲堂”,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2、完善校级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机制,规范重点学生心理成长档案;将适合学生特点的生命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有机渗透到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每月定期开展一次学生减压主题教育,加强师生谈话交流;积极参加片、区心育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研讨工作,提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水平。

(四)落实家庭教育主体责任,发挥学校指导作用

1、落实学校家庭教育三年行动规划,继续完善学校、年级、班级三级家委会建设,深入推进家长学校品牌建设,在创新家庭教育活动形式等方面更下功夫;2025年,我校将的“益家+”共育学院要发挥指导作用,以“党员家长微晨会”、“优秀家长进班会”等活动为抓手,让更多的家长走进学校、走进课堂,家校携手、合力培育震小优秀学子。

2、发挥学校苏州市家庭教育指导师的工作引领,推进学校家庭教育指导师的校本培训,结合新生入学、家长学校、全员家访、走进社区等活动,开展富有实效的家庭教育指导活动;每学年开展四次家庭教育指导五个一系列活动,挖掘、收集工作中积累下来的各类素材,逐步建立校本家庭教育课程资源库,推动校本家庭教育课程的建设,形成工作品牌。

(五)抓实劳动特色项目,发挥劳动育人功能。

1、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加强全区中小学(幼儿园)劳动教育的指导意见》的通知精神,加强学校劳动教育工作;在学校日常教学工作中加强劳动教育,做到“三确保”和“五个一”,劳动教育每周不少于1课时。在晨会、班会和语文学科教学中要加大劳动观念和态度的渗透,科学、综合实践活动等学科教学中要加大动手操作和劳动技能的培养,其他学科教学中也应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内容,形成劳动教育合力。

2、努力打造“小蚕宝农学院” 劳动特色品牌,充分利用好校内外劳动基地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劳动教育主题活动,此外,鼓励学生利用双休日和节假日积极参与家务劳动,确保学生每周家庭劳动时间不少于2小时,每年学会1-2项必备生活技能,用校园、田园、家园,“三园”一体,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的情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六)常态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1、依据《吴江区中小学主题教育工作配档表》,重点开展行为规范养成、禁毒教育、安全教育等主题活动。加强学生法治宣传教育活动,不少于4次;入学、入队和成长等仪式中规范设置专门的法治教育环节;有效利用震泽镇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开展富有吸引力的法治宣传教育、模拟法庭等活动。

2、进一步完善学生社团管理制度,确保学生参与度和活动品质,注重品牌化、精品化;推进学生社团活动课程化,技能类社团要有梯队建设,注重传统文化进校园,积极参与各级学生优秀社团评选。

3、研究、创新生涯规划指导,开展覆盖每一位学生的升学与生涯规划指导,并进行科学化、专业化的测试和改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专业取向和职业理想,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七)健全完善全员共育机制,立足学生终身发展

1、以 “小娃大课”“行走的课堂”等社会实践活动课程建设、学校国防教育社会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等为重点,构建学校社会实践活动课程体系,不断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遵循“小项目化、校内为主、校外为辅、自主选择、师长协同”模式,依托“面包树”社工服务中心的平台,做好学生志愿服务“春蚕”项目的规划、实施,培育小学生志愿服务精神,打造志愿服务品牌。

(八)推进德育品牌建设,致力师生共同进步

1、依托地域资源,按照文化育人、活动育人的德育实施途径,广泛开展以“蚕丝文化”为主题的研学活动,以提升学生良好品格的形成,构建学校“生态”育人课程体系,更好地丰富学校德育工作内涵,进一步挖掘拓展、提炼提升,探索并打造本校“蚕品丝韵润童心”的德育工作品牌;结合学生志愿者服务项目、日常行为规范评比等活动,评选、表彰“慈云”活力学生、省、市好少年、新时代吴江好少年等。

2、进一步落实市区班主任激励机制,结合各级各类德育系评优评先与德育教科研活动,推动学校德育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将班级管理评比奖励细分为三星班级、二星班级、一星班级。在班主任队伍中开展“一班一策——我的带班方略”评比展示活动,从“常态保洁”“灯扇节能,“光盘行动”“人人岗位” 等最基本的者力点探索育人的过程化评价,重点培养青年教师育人能力和管理素养,探寻学生在“循序渐进”中出彩成长,彰显班级管理工作的无穷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