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我校德育工作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依据《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要求,坚持育人为本,推进德育创新,以德育活动为载体,引导学生准确理解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法治意识和行为习惯,形成积极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核心素养提升和全面发展,从而全面提升学校德育工作水平。根据2022年度震泽实验小学德育工作计划,本学期我们将开展以下8个方面的德育工作。
一、全面实施“德善”品格课程,培养学生良好品格。
中小学生品格提升是赋予德育工作时代内涵、推动德育工作改革发展的重要创新举措,是践行立德树人、促进人生幸福生活和民族素质提升的奠基工程。各校要从贯彻习总书记“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和培育学生核心素养中“必备品格”的高度,充分认识实施中小学生品格提升工程的重要意义,不断深化德育工作改革创新,全面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我们将面向全体学生,开展阶梯式培养,全面推进“德善”品格课程的实施,引导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八礼四仪等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1、依据《吴江区中小学“德善”品格课程实施方案》,我校将重点围绕“劳动”和“坚持”这两个品格,制定校本化的学期实施方案。做好品格教育文字稿、课件、视频等素材的收集与整理工作,进一步完善校本品格教育课程资源库,循序渐进地做好“德善”品格课程的实施工作。
2、《依托蚕丝文化,构建品格提升的“生态”育人课程》被确立为2022年吴江区中小学生品格提升工程建设项目,我校将以此为契机,继续依托学校蚕丝特色文化探索文化育人、活动育人的实施途径,构建学校生态育人课程体系,推动各项工作的落细、落实,进一步增强学校“德善”品格课程的影响力。
二、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培育新时代好少年。
1.全面贯彻《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利用党的二十大召开的良好契机,在认真组织学生学习“开学第一课的基础上利用国旗下讲话、校长上思政课、红领巾寻访等形式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爱党爱国爱人民、增强国家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教育学生理解、认同和拥护国家政治制度,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2.2021年,我校成立了少年军校,对学生进行军事、国防教育,培养和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2022年,我们将利用课后服务时间,继续组织和开展好少年军校活动。
3.重视文明校园、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加强学校环境布置;加强国旗、国徽、国歌的教育,规范升旗仪式;结合各类学生仪式,开展“八礼四仪”、“向国旗敬礼”等活动;通过唱红歌、图片展、参观红色教育基地等方式,强化学生对党、对伟大祖国的热爱之情。
三、加强生命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1. 规范使用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确保每两周开设不少于1课时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切实用好学校心理辅导室,开展团体和个别辅导,确保三级心理健康监护网络运转良好;严格落实每学期4课时全员心理专题的校本培训,积极培养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
2. 完善校级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机制,规范重点学生心理成长
档案;将适合学生特点的生命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有机渗透到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依托区内市级心理健康教育名师工作室的引领,强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研讨工作。
四、落实家庭教育主体责任,发挥学校指导作用
1.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继续完善学校、年级、班级三级家委会建设,深入推进家长学校品牌建设,在创新家庭教育活动形式等方面更下功夫;通过建设课程、配套师资、建立阵地等措施,让家长有全天候的学习机会;利用学校网站和公众号、邀请专家讲座、开展家长学校活动、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全员家访等活动,常态化地开展家教知识的宣传,构建“校方搭台、家长成长、学生成人、家校共育”的家教指导理念。
2.发挥学校苏州市家庭教育指导师的工作引领,推进学校家庭教育指导师的校本培训,结合新生入学、家长学校和其它主题活动,开展有实效的家庭教育指导活动;挖掘、收集工作中积累下来的各类素材,逐步建立校本家庭教育课程资源库,推动校本家庭教育课程的建设,形成工作品牌。
五、充分发挥劳动育人功能,增强学生劳动意识。
1. 贯彻和落实《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提出的内容和要求,进一步加强学校劳动教育工作,在学校日常教学工作中渗透劳动教育,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
2. 推动学校与劳动课程相符的硬件建设,明确学校劳动教育工作的负责领导和部门,制定学校本年度劳动教育方案;开展形式多样的劳动教育主题活动,利用校内校外相结合的方式,逐步增强学生的劳动意识,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
六、常态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1.依据《吴江区中小学主题教育工作配档表》,结合“八礼四仪”、“我们的节日”等重要时间节点组织开展行为规范养成、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传统文化教育、生命教育、普法教育等主题活动,以德育活动为载体,促进学生核心素养提升和全面发展,达成立德树人的目标;有效利用社会教育资源,构建互为补充的教育格局。
2.进一步完善学生社团管理制度,确保学生参与度和活动品质,注重品牌化、精品化;推进学生社团活动课程化,技能类社团要有梯队建设,注重传统文化进校园,积极参与各级学生优秀社团评选。
3.研究、创新生涯规划指导,开展覆盖每一位学生的升学与生涯规划指导,并进行科学化、专业化的测试和改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专业取向和职业理想,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七、健全完善全员共育机制,立足学生终身发展
1.以春、秋季社会实践活动的课程建设为着力点,构建中小学社会实践活动课程体系,不断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 继续依托“面包树”社工服务中心平台、“柴米多自然教育中心”等社会实践机构和平台,做好学生志愿者服务“春蚕”项目的规划、实施,培育学生的志愿者服务精神,打造志愿服务品牌。
八、推进德育品牌建设,致力师生共同进步
1、以成功申报2022年吴江区中小学生品格提升工程建设项目为契机,深入开展蚕丝文化主题活动,构建学生品格提升的课程体系,更好地丰富学校德育工作内涵,进一步挖掘拓展、提炼提升,探索并打造本校“蚕品丝韵润童心”的德育工作品牌;结合学生志愿者服务项目、日常行为规范评比等活动,评选、表彰“慈云”活力学生、省、市好少年、新时代吴江好少年等。
2. 进一步落实市区班主任激励机制,结合各级各类德育系评优评先与德育教科研活动,推动学校德育骨干教师队伍建设。